跨学科融合促成长 实践创新育新人
——温州市陈长春名师工作室第17次教学研讨活动纪实
2025年4月25日,温州市陈长春综合实践“名师送教”工作室第17次研讨活动在平阳县昆阳第三小学成功举办。本次活动以“观微知著:课堂观察赋能教学改进”为主题,吸引了来自粱继亦、杜丽君、孙作金等名师工作室及平阳县骨干教师代表近百人参与。
课例展示:跨学科融合的生动实践
(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创新融合)
正高级教师,温州名师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梁继亦老师执教的《我会保护我自己》一课,创造性融合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。课堂以“口香糖”热身游戏破冰,通过绘本《不要随便摸我》引发思考。最具特色的是“身体红绿灯”环节,学生用彩笔在人体图上标注隐私部位,并结合“安全三部曲”进行情景模拟。“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孩子在体验中建立自我保护意识。”观摩教师如此评价。
(心理健康与核心素养的有机统一)
浙江省教坛新秀、温州市名师,龙湾区沙城第一小学孙作金老师设计的《细心小侦探》课程,通过“火眼金睛”观察游戏、“耳听八方”辨音挑战等趣味活动,将“细心”这一抽象品质转化为可训练的核心素养。课堂尾声,学生们自发总结:“原来细心不仅是一种习惯,更是解决问题的钥匙。
(劳动教育与工程思维的深度结合)
瓯海区学生实践学校杜丽君老师带来的《创新设计促环保》项目,将劳动技能与工程设计完美结合。五年级学生分组设计环保小车,从动力源选择(太阳能、橡皮筋)到材料运用(废旧纸盒、瓶盖),全程体现STEAM教育理念。一组学生兴奋地展示作品设计:“我们用吸管做车轴,既轻便又环保!”
专题研讨:课堂观察的精准把脉
工作室主持人陈长春老师作《课堂观察五维法》专题讲座,系统讲解“目标达成度”“学生参与度”“资源整合度”“生成处理度”“评价有效度”的观察策略。“真正的课堂观察要像中医问诊,既看整体又察细节。”陈老师强调。研讨中,各小组就“如何通过课堂观察发现真问题”展开激烈讨论,最终形成“课前预设问题清单—课中聚焦关键事件—课后循证改进”的观察闭环。
专家引领:教学改革的深度思考
特级教师潘春波老师作了《“回应常态”:重课堂教学促说课能力提升》专题讲座。潘特结合早上三位老师的课例,剖析了说课的基本结构、评价维度、设计理念。潘特还分别针对一线教师、骨干教师、市名师等不同段位的教师,阐述了学科整合策略:从“模仿范例”到“技术突破”,坚持底层逻辑;从“成熟方案”到“创新模型”,回归成长思维;“创新突破阶段”,建立多维反思模型。充分体现了综合性的教学理念,融合多学科知识和多种教学策略,具体指导教师如何从教学目标、方法策略、评价设计等维度提升说课质量。
本次活动既有接地气的课堂展示,又有高站位的理论引领,为区域综合实践课程发展提供了新范式。正如一位观摩教师所言:“当课堂打破学科壁垒,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,更是面向未来的综合素养。”